工資薪金所得綜合所得稅率表(適用于居民個人預扣預繳和年度匯算清繳)。
該稅率表采用累計預扣法,適用的是全年應納稅所得額,而不僅僅是每月工資。 
一、綜合所得稅率表(年度)
級數(shù) |
全年應納稅所得額(元) |
稅率 (%) |
速算扣除數(shù)(元) |
1 |
不超過36,000元的部分 |
3% |
0 |
2 |
超過36,000元至144,000元的部分 |
10% |
2520 |
3 |
超過144,000元至300,000元的部分 |
20% |
16920 |
4 |
超過300,000元至420,000元的部分 |
25% |
31920 |
5 |
超過420,000元至660,000元的部分 |
30% |
52920 |
6 |
超過660,000元至960,000元的部分 |
35% |
85920 |
7 |
超過960,000元的部分 |
45% |
181920 |
二、核心概念解釋
- 居民個人:在中國境內(nèi)有住所,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(nèi)在中國境內(nèi)居住累計滿183天的個人。
- 應納稅所得額(這是計算的關鍵):
- 計算公式:
應納稅所得額 = 年度收入總額 - 費用60,000元 - 專項扣除 - 專項附加扣除 - 其他依法確定的扣除 - 年度收入總額:指全年取得的工資、薪金、勞務報酬、稿酬、特許權使用費等綜合所得的全部收入。
- 費用60,000元:即通常所說的“起征點”或“基本減除費用”,每月5,000元,全年共60,000元。
- 專項扣除:個人繳納的“三險一金”(基本養(yǎng)老保險、基本醫(yī)療保險、失業(yè)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)。
- 專項附加扣除:包括子女教育、繼續(xù)教育、大病醫(yī)療、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、贍養(yǎng)老人、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等7項。這是合法節(jié)稅的關鍵。
- 其他扣除:如企業(yè)年金、職業(yè)年金、稅收遞延型商業(yè)養(yǎng)老保險等。
三、如何計算?
步驟 1:計算全年應納稅所得額。
應納稅所得額 = 年工資收入 - 60,000 - 三險一金個人部分 - 專項附加扣除 - 其他扣除
步驟 2:根據(jù)應納稅所得額,對照上表找到適用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(shù)。
步驟 3:計算應納稅額。
年度應納稅額 =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× 適用稅率 - 速算扣除數(shù)
四、計算示例
情況一:小王年收入20萬元
- 三險一金個人部分:假設每月2000元,全年24,000元
- 專項附加扣除:假設有住房租金扣除(每月1500元,全年18,000元)和贍養(yǎng)老人扣除(每月2000元,全年24,000元),合計42,000元。
計算應納稅所得額:
200,000 - 60,000 - 24,000 - 42,000 = 74,000元
對照稅率表:74,000元在第二級(超過36,000至144,000元),稅率10%,速算扣除數(shù)2,520元。
計算應納稅額:
74,000 × 10% - 2,520 = 7,400 - 2,520 = 4,880元
小王全年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4,880元。
情況二:小李年收入50萬元(無專項附加扣除)
- 三險一金個人部分:假設每月3000元,全年36,000元
計算應納稅所得額:
500,000 - 60,000 - 36,000 - 0 = 404,000元
對照稅率表:404,000元在第四級(超過300,000至420,000元),稅率25%,速算扣除數(shù)31,920元。
計算應納稅額:
404,000 × 25% - 31,920 = 101,000 - 31,920 = 69,080元
小李全年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69,080元。
五、重要提示
- 預扣預繳:公司發(fā)薪時代扣代繳的個稅是按月預繳的,使用累計預扣法,本質(zhì)上和全年公式一致,只是按“截至當前月份”的累計數(shù)計算。
- 匯算清繳: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,需要對上一年的所有綜合所得進行匯總計算,多退少補。如果預繳的稅款多于年度應納稅款,可以申請退稅。
- 年終獎:年終獎有兩種計稅方式可選:
- 單獨計稅:不并入綜合所得,單獨按月?lián)Q算后的稅率表計算。
- 合并計稅: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。
通常,收入較低者選擇合并計稅可能更優(yōu)惠,收入較高者選擇單獨計稅可能更優(yōu)惠,需要在匯算清繳時進行試算比較。
|